《他者.他方: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》

      12月5日一早再次壓線觀展,到國立歷史博物館看《他者.他方: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》。儘管我未曾深入研究常玉,他的確是我的當代藝術的啟蒙之一。不過目前同阿玫老師學書畫近四年,進入北藝大二年半,今次來看常玉,感受最多的是其中的水墨內涵。

      這是史博館第七度舉辦常玉的展覽,這次亦結合了其他幾位曾旅居、留學於法國的藝術家(註一),不過今次看展的重點還是放在常玉的作品。以下紀錄三個印象最深刻的心得:


《一、富含象徵意義的「盆花」系列》

      盆花系列使用了日常可見的盆景造型,長長的枝條上方長的是各式各樣的花果,將現實與超現實交錯交織,整體強烈散發著中式圖像「象徵性質」。

      透過不同的顏色組合而產生不同樣的視覺效果與氣氛,比如綠底的26887便帶有比較沈穩的富貴感,畫中還有飛舞的蝴蝶與枝幹上的鳥兒。26899又更為活潑豐富,是用色也更有超現實的氛圍。

26887

(26899)
26899局部。
26904
26904局部。

      而單單以菊花為主題,黑白褐色調的26904又呈現了截然不同的清冷氣質。枝幹與樹葉的部分以輪廓線與填色繪製,枝幹隱隱地「留白」與黑的色差形塑立體感,也令人想到水墨「飛白」技法。
      這樣使用一種「單元構圖」而建構不同氣氛的繪畫,是常玉的繪畫中常見的手法,不僅放在一起看的連貫感很棒,也很容易彰顯畫家的個人特色。很類似的還有「瓶花」系列,不過印象中花卉不如盆花一般超現實,反而比較接近水墨寫意與西方靜物畫的綜合體。





《二、靈活靈現的貓與貓科動物》

      筆者猜測常玉應是有飼養或是很喜愛貓,畫面中的生動度遠勝於常玉所畫過的其他動物,簡簡幾筆變靈活靈現地表現了貓的姿態與性格。看的出常玉個人對貓的觀察細緻入微,有其愛表現其五所謂的好奇心與慵懶的一面。

(26888)
(26900)局部
(26895)常玉的豹的姿態如同我們所熟習的貓咪的變形
(26885)局部。連剪影都是,顯見常玉對貓科動物的掌握度極為純熟

《三》虛實、陰陽、主客

(26916)


有若干幅裸女系列的畫面是以裸女加上寥寥幾件家居物件組成,畫中家居物件給了畫面空間感,讓裸女翩然降落在現實的空間。26916中便由掛件、矮案、落地窗簾組成一個有前後關係的室內空間,並使用繪畫方式體現畫中單元的陰陽主客關係。畫中心的女人既為主,與其膝放置的矮案為一個單元。後方的掛件提供女人一個具體注視的對象,右方的落地窗則賦予畫面一種空間上的私密感,兩者都為襯托女人所在的情境,用淺上許多、貼近白色背景的色調,與裸女相互形成虛實陰陽分明的主客關係。

今次最有感的是其水墨意涵,對於繪畫本身倒是沒有過往曾有的那種悸動的感覺,原因其一是常玉的圖像非常普及,因次較缺乏新鮮感;其二是最近專注於學習中國美術史,看常玉的作品更像是在看一道二十世紀的「西化」分支,又往回連串到中國古典美術的脈絡,對於畫家本身的感想就相對淡了些。

相關&延伸資訊
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網站

《大雲文創・藝術什麼意思》蔡康永訪問衣淑凡



註一:參考Podcast
朱貽安主持,〈EP83|編輯部臨時動議|拍場外的常玉——「他者.他方:常玉與亞洲藝術家的巴黎跫音」特展 ft. 陳貺怡〉,《ARTbience藝術環境音》(台北,典藏雜誌社,2024)。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tw/podcast/artbience%E8%97%9D%E8%A1%93%E7%92%B0%E5%A2%83%E9%9F%B3/id1584492292?i=1000669669289

朱貽安主持,〈EP87|編輯部臨時動議|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藝想世界,「他者.他方: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」特展 ft. 白適銘〉,《ARTbience藝術環境音》(台北,典藏雜誌社,2024)。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tw/podcast/artbience%E8%97%9D%E8%A1%93%E7%92%B0%E5%A2%83%E9%9F%B3/id1584492292?i=1000678256277




留言